第156章 交错的命运(本卷完)(1 / 2)
第156章 交错的命运(本卷完)
上元节,成都城内一片愁云惨澹。家家户户都不敢张灯结彩,生怕引起石守信和他麾下部曲的注意。
毕竟,张灯结彩就意味着日子过得好,而日子过得好说明家有馀财。
家里都有馀财了,那自然是懂的都懂。不管什麽时候,财不露白都是真理。
只不过嘛,这些蜀人实在是想得太多,操些冤枉心。
现在石守信压根就顾不上派人在成都周边刮地皮,因为……羊祜已经带兵来了成都!
作为从「军管」到「民管」的标志性任命,羊祜的到任,意味着灭蜀之战正式完结。
羊祜来了,他就是成都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,如果不是想故意打脸的话,任何劫掠地方的行为,都需要羊祜点头。
石守信自然是不可能打羊祜的脸,上元夜的时候,二人正在军营里面吃涮锅。如今石守信已经从成都的费宅里面搬了出来,住在城外单独的军营里面,准备开拔前往剑阁。
名义上是与羊祜的人马换防,等到了剑阁以后,便有其他部队来跟他继续换防,再前往长安,最后抵达洛阳。
羊祜带来了新的消息,司马昭已经回洛阳,在那边准备登基了。此外,石苞也从邺城调回洛阳,准备「开国献礼」的相关事项。
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,一切的一切,都是为了改朝换代。
司马昭心中的火热与期盼,哪怕扔进大海也无法冷却!
「羊琇与我说了这次伐蜀的事情,只是没想到他离开后,还有这麽多事发生。」
羊祜感慨叹息道,从锅里夹起一块肉,放入嘴里咀嚼。
在此番伐蜀之前,虽然很多人都预料到锺会可能要作妖,但是都没料到整个伐蜀的过程,在蜀国没有剧烈反抗的情况下,还能整出那麽多么蛾子。
真是你方唱罢我放唱,当初司马昭任命的一个持节两个假节,三个人在锺会被杀死的那个时刻,居然全部失能!
要是石守信顺手宰了卫瓘,再推给锺会,到时候简直不敢想像那是怎样一副美丽的画面。
「蜀地安稳不了几年的,感觉吃了亏的蜀中大户,迟早还是会闹起来。」
石守信给羊祜倒了一杯酒,面色平静说道,好像不怎麽在意的样子。
「此话怎讲?」
羊祜沉声问道,他被封益州刺史,都督益州诸军事,主管蜀中军政要务。对于石守信来说,蜀中大户将来无论怎麽闹腾,那都是无所谓的,反正到时候他已经不在这里了。
可是羊祜不能不当回事啊!
那时候他极有可能还在成都主持大局!
「叔子啊,这次搜刮蜀地大户家财,就是石某亲自办的,捞了多少钱,难道我心里不明白麽?
虽然最后钱不是落在我手里,但究竟有多少钱,我这里还是有帐目的!
今天我们在这里敲骨吸髓,待过两年蜀中大户稍稍恢复点元气,一旦有什麽风吹草动,他们便会反攻倒算。
当初诸葛亮入蜀用重典,不是没有道理的。」
石守信慢悠悠的解释了一番,道理也是非常直白:我们今天能放开手捞钱,那就别怪苦主以后报复回来。
羊祜微微皱眉,没有说话。
见状石守信继续说道:「不过这蜀中的大户,也不是什麽好东西,平日里也是鱼肉百姓的。要不然他们的万贯家财,田亩纵横是哪里来的,难道是每天在家里织布织出来的?」
「敢当啊,你觉得该怎麽办才能缓和一下?当初灭蜀用的都是暴政,现在大军返回洛阳,蜀地当用缓。」
羊祜说出了自己的看法。
「蜀中大户这次只是损失了一些浮财,田亩还在,根基就在。
要是想恢复元气又不壮大蜀中大户,唯有将其帐下田亩一分为二,一半自留,一半分与佃农,编户齐民。
那可不能惯着他们。
反正我已经拿着刀让他们见识过厉害了,叔子正好派人上门去商量一下分田的事情。
若是过几年安定下来,就不好开这个口了。」
石守信给羊祜出了个主意:将蜀地大户家的田亩,拿一半出来均田。之所以不能拿更多,那是因为过犹不及,一刀下去太狠,就会把蜀地大户逼反了。
「在涪城以西屯田如何?」
羊祜询问道。
那地方就是石守信前世的德阳市,自然是好地方,却又不在成都脚下。
石守信微微点头道:「如此甚好,只是蜀中疲敝,丁口多死于战乱,薄田不少,人却不够。不如迁徙南中与汉中百姓入蜀屯田。」
羊祜有些意外的看了他一眼,但最后却还是没说什麽,只是轻轻点头道:「这次你真是长进太多,我都快不认识了。」
「吴国吕蒙尚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之说,更何况是我呢?」
石守信哈哈笑道,举起酒杯,跟羊祜碰杯。
他的学识,比起「初始版」的吴下阿蒙,强的可不止一星半点。
二人继续闲聊,等酒喝得差不多时,羊祜这才从怀里摸出一个竹筒,递给石守信。
「晋王知道你和我关系不错,所以让我来送这封信。算是上次你坚持要押送邓艾回洛阳的回覆吧。」
羊祜肯定知道这封信里面写了什麽,只不过他没有直接说。还是那句话,人各有志,他没办法代替石守信做选择。
果然,石守信拆开竹筒上的火漆,拿出里面的纸,展开一目十行看完,就面色微变。
司马昭在信中说:既然邓艾的事情还没弄清楚,你又是假节无法处置他,那就把他押送回洛阳,由廷尉审查吧。此外,我听闻师纂因为在军中粗暴对待士卒,被麾下亲兵深夜袭杀。你在军中执掌军法,不知道可有此事?
诶?
石守信一愣,没想到司马昭居然问这个。
司马昭说师纂已经死了,可是……师纂现在还活着呀!
石守信把信递给羊祜查看,看完后羊祜摇头叹息道:
「师纂曾经是大将军府主簿,被晋王派到邓艾身边公干。然而,他既没有阻止邓艾偷渡阴平,也没有阻止锺会谋逆。身为大将军府出身的亲信,却没有干成任何一件晋王想办的事。
那些你做成的大事,本该是师纂分内之事。所以晋王疑惑师纂是不是有其他心思,故而有此一问。」
羊祜若无其事的点点头道,似乎早就料到师纂是个期货死人。
说白了,师纂本就是司马昭在伐蜀大军中埋下的一根钉子,结果他尸位素餐,面对邓艾和锺会的胡作妄为,居然起不到一点点制约的作用。
本就是寒门出身的师纂,做事居然如此消极拉胯,跟力挽狂澜,进退有度的石守信形成了鲜明对比。
已经有了石守信这样的「珠玉」,那麽既不忠诚,又无能力的师纂,就显得很碍眼了。
在司马昭眼中,没有高贵出身的辣鸡混官场,那就不配活着。
「晋王应该是希望敢当在回程路上杀掉师纂,免得那位回到洛阳以后,晋王封赏他不情愿,不封赏他也不情愿。」
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