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164 章 · 第一百六十四章(2 / 2)
任问秋参加文会回来,在门外遇上顾无冬在和义塾的管事交涉,他听了几句,上前问:“可是顾兄?苏州吴县学子顾无冬?”
“正是在下,不知你是……”
“在下任问秋,杜大人今日上午已离京,他交代,若是有个名叫顾无冬的学子来找,让我多加照顾。”任问秋说,“我如今住在义塾里,你跟我同住,过两日你和我一起参加文会,大家一起讨论文章。”
顾无冬懊恼又晚了一步,但有了落脚地和引路人,他心里的忐忑消失了许多,当即跟着任问秋走进义塾。
*
杜悯行船一个月回到洛阳,下船后去拜访他岳父,没料到竟在官署遇到孟青和孟春。
孟青和孟春在两日前跟着郑刺史派去的人一起押送钱财来到洛阳,河清县和河阴县的两座义塾一共盈利六万八千余贯,加上八月时运到河清县的三万六千贯钱,共有十万贯钱,运钱的车队绵延了三里地。
“我昨天去见郑刺史了,东都附近十三个州的钱已经运到长安,鄂州、荆州等地还要晚半个月。钱分两批走,后日就有一队运钱的船离开,他安排我跟着头一批船走。”孟青交代。
“早知道我就不急着回来了!”杜悯懊恼,“算了,我再跟你一起上船去长安。”
“你不去忙你的事,你跟着我做什么?”孟青
拒绝了,“不用担心我的安危,尹明府也要上京,我跟他一起,我们同坐一艘船,而且还有我小弟陪着我。”
这趟前往长安,孟青把孟春带上了,她要带他去看朱雀大街,去看新科进士打马游街。
坐在火炉边喝茶的尹明府这才开口,“我收到调令了,三月前要赶去吏部报道。”
“是吏部考功侍郎吗?”杜悯问,“我去吏部述职的时候跟吏部的官员打听,没有一个肯给个准话。”
“是。”尹明府向上指一下。
杜悯见状明白了,是女圣人的恩赐。
“长安是什么情况?”尹明府问,“你二嫂献的计已经在朝堂上讨论开了吧?”
杜悯点头,“我见到郑尚书了,听他的意思,他的宰相之位已经板上钉钉了。”
“他待你态度如何?”孟青问。
“和善,与之前在长安无异。对了,他还交代我,你若是要前往长安,让我给他递个信,他安排车马在渡口迎接。”杜悯说。
“我知道。”孟青得意一笑,“半个月前,我接到了郑尚书的信,我离开河清县时给他去了信。”
杜悯不得不赞叹,郑尚书做事真够周到的。
“行船的日子煎熬,你先去歇歇,有什么话改日再说。”孟青说。
尹明府点头,“去歇着吧。”
杜悯离开,他一走,孟青也离开了尹明府的书房。
杜悯在半道等着,见孟青出来,领着她去凉亭下说话。
他把当日跟郑尚书交谈的内容一一告知,“在我说完你的才略远胜于我之后,他的态度就变了,可能是联想到了朝堂上的那位,你跟他聊天时注意点。”
孟青讽笑一声,“行,我知道了。”
腊月二十八,载着三十二万贯铜板的二十艘官船在官兵的押送下离开洛阳渡口。
孟青挥别洛阳,动身北上。
〓作者有话说〓
今晚还有一更
第165章·第一百六十五章xhwx6\.c\om(xh/wx/6.看)
↑返回顶部↑